布袋港3D彩繪-水族世界
創作自述:
米羅江
自從開始投入塗鴉創作之後我的創作多是與當地環境相結合,
或是反應環境或是描寫地方生活特色。
同時發展了幾種不同的表達方式,大多時候我是以表現主義的方是透過描寫寫實事物同時表現個人情感,
並且加入抽像符號讓觀者能夠猜測背後象徵的意涵。
有時我也會噴塗寫實的人像或用反諷來關注社會議題。
而塗鴉最原始的形式乃是透過書寫自己為自己取的名字
來像體制作無聲的抗議或是在牆上尋求被限時剝奪的自由,
我也會透過塗鴉字體,研究當中的塗鴉形式,
透過將自體解構的純粹抽象表現的形式,
將字體拆解成由色塊線條等因素組成的一幅抽象畫,
搭配上圖畫,噴在牆壁這個公眾看到的空間,
與民眾產生互動,有先人會慕名拍照,
有先人表示看不懂,有些人揣測當中的意涵,
我將每次的塗鴉過程都當作室創作的部分,
不單是只有圖像的呈現,事前的溝通,磨合,
與在地民眾的互動我都把他們看作事藝術創作的部分,
我想透過我不斷的塗鴉對體制對環境拋出一個又一個的提問,
何為藝術?藝術的定義是甚麼?為什麼會對使用噴漆的塗鴉有成見呢?
為什麼大家可以允許公共空間的視覺
被廣告看板給擠滿紊亂不堪,卻無法接受抽象的塗鴉字體呢?
有些人覺得用畫筆畫的彩繪才是藝術,
這些不斷產生的疑問與評論正是我所要透過塗鴉對社會拋出的議題,
透過這些質問來達成我所要帶來的討論與效益。。
誠如阿多諾的「反藝術」理論中所論述的:「藝術要表達的不該是美化變調了的人生和社會,
而是直接呈現人的生活狀態和揭露社會的種種弊端。」
同時也讓大眾思考藝術的本質,
透過在牆上的畫作打破僵化的體制思維,
對我來說塗鴉是純粹藝術表達的極致,
為了創作塗鴉者們可以不畏風雨烈日在外繪畫,
可以完全不在乎名利報酬只為了將創作畫在牆上給人看到,
我們可以在牆壁及空間、牆壁及行動者、
行動者與環境這 三者之間分別追問塗鴉的意義,
以街頭為畫布的塗鴉其時空特色都具備著後現代的特色。
意義的零碎、片段、不完整,整體性的無法迄及。
塗鴉的街頭性格也導致著他注定不會有一個終極的意義,
亦即他不會有一個最後的符指。塗鴉字的例子最為明顯既不能只把他看成文字,
也無法將他只視為圖像;
且一旦追問文字的符指,會發現這是一個除了名字之外卻沒有延伸意義的空符號。
這完全映證了葛林伯格「形式即媒材」的觀點,拋開了多餘的意義規則合傳統,
純粹為了藝術而藝術的藝術自主化,
乃是拋開了一切過的塵俗純粹為了表達思想情感的形式而做的藝術語言。
經歷與事蹟
2008台南縣學生美術比賽高中普通班漫畫類第一名
2008 年中學生讀書心得比賽優等
2009年中學生讀書心得比賽特優
2009 年創立後壁高中滑板社擔任社長
2009年主辦後壁鄉公所回收商塗鴉彩繪接圖活動
2009年第一屆FOCUS塗鴉創意設計大賽入選
2009年宜蘭國際蘭雨節塗鴉比賽入選
2009年參與第一屆南台科技大學塗鴉接圖
2010年參與第二屆南台科技大學塗鴉接圖
2011年參與第三屆南台科技大學塗鴉接圖
2011年接任長榮大學滑板社社長
2011年參與第一屆藝軍塗起塗鴉活動
2012年主辦台南極限運動場接圖
2012年參與DPC屏東南州塗鴉200米大接圖
2012年應國稅局"租稅好young,放肆青春”邀情於高雄塗鴉表演
2012年COLOUR塗鴉影片比賽第二名
2012年正修科技大學塗鴉講師
2013年策畫”塗境”塗鴉聯展
2013正修科大塗鴉講師
2013台南民族路教會「福音之壁」彩繪
2013台南大涼里「蛻變」社區美化
2013台南民族路教會「諾亞方舟」彩繪並獲報導
2013台灣極限運動全國排名賽受邀表演彩繪
2013主辦「塗境」聯展
2013「街頭塗擊」塗鴉比賽入選
2014 獲邀至學甲國中擔任塗鴉講師
2014 獲聘至台南安平石門國小擔任塗鴉講師
2014策畫嘉義民雄仲埔教養院”塗鴉送暖”全國塗鴉活動
2014主辦二空眷村「光復塗鴉派對」藝術駐村活動並獲報導
2014 獲邀至大內頭社教會進行外牆塗鴉彩繪工程
2014主辦高雄仁武教會光復塗鴉派對系列之二
2014台南竹溪里「竹溪煙雨」河隄環境保護壁畫並獲報導
2014受邀「台灣民主藝術節」於絕對空間創作
2014 與嘉義鐵道藝術村駐村藝術家「黑金段藝術節」壁畫合作
2014 受聘於山米藝術畫室教畫
2014 獲邀至大甲國小盡情「大甲藝起來」塗鴉彩繪
2014參與第二屆嘉義朴子市「藝軍塗起」活動
2015 主辦二空有為青年塗鴉派對
2015 嘉義朴子牛挑灣藝術駐村